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34章 两川之争

当初郭崇韬把前蜀的骑兵分为左、右骁卫等六个营,共有三千人;步兵分为左、右宁远等二十个营,共有二万四千人。

这些前蜀的军官也早就投效了孟知祥。

孟知祥又增设了左、右冲山等六个营,共有六千人,驻扎在外城内外;还设置了义宁等二十个营,共有一万六人,分别戍守在管辖内的州县,并由这些州县就近供给。

同时又设置了左、右牢城四个营,共有四千人,分虽戍守在成都境内。

对外,孟知祥设置了左、右飞棹兵六个营,共有六千人,分别戍守在沿江诸州,熟习水上作战,来防备夔、峡。

这样,西川的军政民生都掌握在孟知祥手里,老郭成为彻底的孤家寡人!

因为当时李存勖在的时候,老郭曾经举荐孟知祥担任太原刺史,算是对孟知祥有恩,因此,孟知祥并未准备对老郭下手。

实际上,孟知祥根本也不相信老郭能翻起什么浪花。

老郭,被鄙视了!

此时,任圜,就是李嗣昭曾经的副手,为李嗣源的判官三司,知道成都富饶,就先更让东西两川出点银子。

因李仁罕曾经是孟知祥的下属,就委任李仁罕为盐铁判官,令他入蜀给孟知祥送去加封侍中的符节文书,并使李仁罕兼任三川都制置转运使。

跟别人要钱,必须派一个对方的熟人,才好办事。

李仁罕到达成都以后,当地的蜀人打算什么都不给。

孟知祥说:“府库的钱财是前蜀的,应该交出去。但州县收上来的租税,是用来赡养十万镇兵的,决不可给。”

因此李仁罕只拿走府库里的东西,也不敢再说转运的事。

此时的李嗣源,在大臣们的劝说下,也犹豫不定。

因为他当时答应过李继岌,不染指两川之地和兖州以东的区域。但是大臣们都说,现在您是唐王,以前答应的事,不过是权宜之计。何况现在李继岌不知所踪,怕他何来!

李嗣源最听不得有人说自己怕了李继岌!

这是他的逆鳞,更是他的面子!

久而久之,加上李继岌一直没有什么消息,李嗣源渐渐地对蜀地开始动心了!

于是他派遣李严去慰问孟知祥,顺便监督蜀地的军政。

孟知祥听说李严来监督他,只能派遣官吏到绵州、剑州去迎候他。正好当时武信节度使李绍文去世,孟知祥就任命西川节度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